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臺灣高等法院

:::

具參考價值裁判要旨

字型大小:

為提升本院暨所屬法院裁判品質,鼓勵創新見解,103年特訂定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具有參考價值裁判書類審查實施要點,設置審查委員會,除遴選認事用法詳實、妥適而具有參考價值,且最高法院和本院法律座談會未曾表示相關見解之裁判書類外,足資討論者,亦納入遴選範圍,經遴選者,將存放於本院及司法院網站,並得選刊於司法院公報及司法周刊,提供法官及各界參考。

  • 105年第4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2222號
    裁判案由: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105年4月13日
    裁判要旨:

    起訴事實及法條,於刑事訴訟程序上具有提示、限定審判對象之範圍,以突顯攻擊防禦目標,避免突襲性裁判,暨預告既判力客觀範圍之機能,與公平審判原則、保障被告防禦權之程序價值攸關。允其於一定範圍內變更,或得簡省司法資源之負擔以實現國家之刑罰權,並免被告重複應訴訟累,然倘過度容許犯罪事實得任由法院形成,卻又不免過度侵害被告受憲法保障之訴訟主體地位及其防禦權。上開各項衝突價值之衡量,亦應為「社會基本事實同一」之界定標準,共同形成變更起訴法條之界限。就此,法院為衡平程序參與者之不同利益衝突,亦應於準備程序或審理期日行言詞辯論時,徵詢程序參與者之意見由法院權衡,以補充「社會基本事實」標準過於抽象所致之不足。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00條

    [ 110-01-26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聲字第1058號
    裁判案由:聲明異議
    裁判日期:105年5月6日
    裁判要旨:

    假釋之「註銷」對於受刑人之權利義務影響甚大,矯正機關縱有實務作業之需求(例如:數罪併罰案件,前罪已發監執行後並獲准假釋,後罪始判決確定並移送執行),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5條規定暨憲法國會保留之重要性理論,亦應經由立法加以規範,並賦予受刑人尋求救濟之程序權利,俾符憲法之正當法律程序暨人身自由、訴訟權之保障。換言之,在現行法制下,僅依法所為之「撤銷假釋」始足以否定假釋之效力,行政機關在無法律明確授權下所為之「註銷假釋」,尚不得推翻刑法第79條第1項前段未經撤銷假釋,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之法律效果。
    相關法條:刑法第79條第1項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偵抗字第208號
    裁判案由:聲請羈押
    裁判日期:105年3月8日
    裁判要旨:

    抗告法院撤銷第一審原駁回羈押聲請之裁定,並發回更為審理時,雖回復至檢察官最初聲請時狀態,然第一審法院更為審理時,倘被告經傳、拘不到,致無法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規定為訊問時,此際究應由法院通緝逮捕被告到庭,抑或應由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第2項及同法第228條第4項規定,將被告拘提或逮捕到案並解送法院訊問?雖釋放被告致無法命其到庭接受訊問,係因第一審法院之違誤裁定所致,然如將發回更審後尋獲被告到庭受訊之責命由法院承擔,似有過度擴張羈押審查制度,且由法院通緝逮捕被告,亦有因預斷性之主觀價值介入,而使法院失去公平法院應客觀衡平判斷之權責與地位。因之於此情形,如第一審法院經傳喚、拘提,均未能使被告到庭時,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第2項及第228條第4項規定,應認檢察官羈押之聲請於法未合,而駁回其聲請。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93條第2項第101條第228條第4項

    [ 110-01-26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交上易字第271號
    裁判案由: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105年6月28日
    裁判要旨:

    酒測器之檢定或檢查程序相關數值在公差範圍內者,其檢定或檢查合格,則該等酒測器供具體個案實際測試時,苟無儀器故障或操作失誤之特殊情況,在檢定或檢查合格之前提與框架內,於規範意義上即具準確性。酒測器經檢定或檢查合格,於應用實踐上,毋須亦不容再窮究實測數值與物理極限之差距。蓋度量衡相關法規之作用,即在藉由縝密之檢覈程序,驗證並擔保酒測器實際使用時之精準與可靠,業經檢定或檢查合格程序列入考量並確認為法定所允許之器差,於無相反事證之情況下,再於實測時回返質疑,否定其量測數值之準確性,將造成循環論爭,於社會生活事實之定紛止爭,並不具合理之必要性。
    相關法條: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刑事訴訟法第155條第1項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5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1040號
    裁判案由: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105年4月7日
    裁判要旨:

    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並報繳其持有之全部槍砲、彈藥、刀械者」,其立法意旨係以鼓勵行為人將犯案所持有之槍彈全數報繳,以免該槍、彈日後續遭其他犯罪者所用,進而消弭犯罪於未然,因而可予以減輕或免除其刑。換言之,被告自首後,復已繳出所持有之全部槍、彈,而其中雖有部分犯案之槍、彈已在警方查扣中(按該查扣之槍、彈對社會治安已無潛在性之危害),亦應有上開同法條第1項前段減輕或免除其刑之適用。
    相關法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抗字第495號
    裁判案由:聲請承受訴訟
    裁判日期:104年7月31日
    裁判要旨:

    訴訟主體如有不能為訴訟行為時,刑事審判即不能繼續進行,此於公、自訴均然。如何使自訴程序能得繼續,乃有自訴承受訴訟制度之設,俾免訴訟主體之欠缺。現行自訴之承受訴訟機制,於17年7月28日公布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即已採用,嗣於24年1月1日修正時,不予採用,迨56年1月28日修正後,再於同法第332條恢復採用迄今。而依上揭17年刑事訴訟法第348條規定:「自訴人於辯論終結前死亡者,於一月內被害人或其直系親屬,配偶或同財共居之親屬,得承受其訴訟。」及現行刑事訴訟法第332條前段規定:「自訴人於辯論終結前,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第三百十九條第一項所列得為提起自訴之人,於一個月內聲請法院承受訴訟。」是由上述關於自訴承受訴訟之法規沿革,可見「得承受訴訟之人」,即所謂「第三百十九條第一項所列得為提起自訴之人」,包括「犯罪之其他被害人」及「原自訴人之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且該等有權承受之人於聲請承受訴訟後,如無不合法或非無理由者,其一經聲請即生訴訟主體變更之效果,程序上即取得自訴人地位,承受人應按承受時之訴訟狀態承自訴人之地位,承受前所已進行之訴訟程序仍均有效,原訴訟關係並未消滅,仍具案件之同一性。蓋承受自訴之訴訟,其作用在於維繫訴訟關係,繼續進行訴訟程序,以免其他得提起自訴之人另行提起自訴,而徒增程序上之繁瑣與浪費。因此,自訴案件,其犯罪之被害人非一人者,其他被害人於自訴人於辯論終結前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後,自得承受訴訟。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32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2569號
    裁判案由: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
    裁判日期:105年1月19日
    裁判要旨:

    一、考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立法目的,在於衡量兩岸目前仍處於分治與對立的狀態,而且政治、經濟與社會等體制具有重大的本質差異,為確保臺灣地區安全、民眾福祉暨維護社會及法律的秩序,有必要於適當範圍內制定特別規定,以達行政管制目的並作為限制人民基本權利的依據。雖然如此,本條例第15條第1款「使大陸地區人民非法進入臺灣地區」中使用「非法」一詞,乃屬於不確定法律概念,司法權在行使審判權時,自應妥適運用法律解釋方法並善盡說理義務,以符罪刑法定原則與法明確性原則,並貫徹人權保障的憲政原則。而各立憲主義的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為確保其國家主權與國境安全,本都會制定入出境管制的相關規定;而且依據聯合國《2000年打擊跨國組織犯罪公約關於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補充議定書》(我國參照該公約於98年間制定公布人口販運防制法),各國應採取綜合性作法,以防範人口販運;何況我國為實施聯合國《1979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健全婦女發展,落實保障性別人權及促進性別平等,特別於100年6月8日制定公布《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該法第2條明定:「公約所揭示保障性別人權及促進性別平等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則該公約第6條所揭示:「締約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包括制定法律,以禁止一切形式販賣婦女及意圖營利使婦女賣淫的行為」的意旨,自屬於我國憲政秩序所欲實現的人權保障意旨。是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雖然制定於人口販運防制法及《1979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在我國施行之前,基於國家法秩序的一體性、一致性,該公約與人口販運防制法的立法意旨,仍得作為法院解釋適用本條例第15條第1款「非法」一詞的意義。
    二、事實上,我國司法實務上最常認定行為人違反本條款者,即大都以辦理「假結婚」的方式,使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假結婚與否,涉及人民婚姻自由的保障。婚姻自由為憲法第22條所保障的人民基本權利,且無分性別、宗教、種族、階級、黨派皆應一律平等而受有保障,亦不應因結婚的動機及目的而有所區別。也就是說,縱然婚姻雙方間並不是以感情為基礎而結婚,也屬於憲法中婚姻自由所應保護的範疇。但如果行為人意欲以「假結婚」的手段,引進大陸地區人民而規避前述法律規定,不僅可能危害臺灣地區的入出境管制措施,甚至淪為(特別但不限於)婦女、兒童從事性交易、勞動與報酬顯不相當的工作的手段,自屬法律所不應允許的「非法」行為,更是符合《1979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6條所揭示:「制定法律,以禁止一切形式販賣婦女及意圖營利使婦女賣淫的行為」的必要且妥適的解釋。這也是我國司法實務的一貫見解,應認為並無違反罪刑法定與法明確性原則。
    相關法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5條第79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抗字第19號
    裁判案由: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裁判日期:105年2月23日
    裁判要旨:

    法院組織法有關法庭錄音或錄影的規定,於104年7月1日經修正公布,並於同年月3日生效(以下簡稱新法),增列第90條之1第1項規定:「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但經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得於裁判確定後2年內聲請。」而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的規定,於前述法律修正前,原明定於法庭錄音及其利用保存辦法(以下簡稱舊法,註: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第2項授權而訂定,配合法院組織法的修正,已於104年8月7日修正公布,並更名為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參加人、程序監理人,經開庭在場陳述之人書面同意者,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30日內,繳納費用請求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據此,經比較新、舊法的規定可知,舊法就聲請交付法庭錄音、錄影光碟的期間,為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30內;新法則延長期間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雖本次修法並未明示延長聲請期間的理由,但衡酌當事人於判決確定後聲請交付法庭錄音、錄影光碟,大多是基於聲請再審的原因,而以之為證明其主張的依據,故為使法院審理時的錄音、錄影內容,得以有效維護當事人訴訟權益之用,乃延長其得聲請交付的期間。據此,如新法所規定「裁判確定後6個月」得聲請交付的期間,僅適用於修法後確定未滿6個月的裁判,不僅不足以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也將無從彰顯立法意旨。類似訴訟新制修法通過後,本均會在相關的施行法中明定新、舊法銜接期間的法律適用規定,庶以確保訴訟新制的立法本旨(如104年2月4日修正公布、施行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的再審新制時,即同時增訂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7條之8規定),而因為法院組織法不是作用法,並無施行法可資規範,遂產生這種依立法計畫、立法意旨應予規範,而漏未規定的法律漏洞情況。又刑事訴訟程序,與基於罪刑法定原則而禁止類推適用的實體法不同,在法無明文規定而存有法律漏洞的情形,如與現行明文規定的規範目的具備類似性時,自得類推解釋。是以,法院在受理適格的當事人(在刑事訴訟程序為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就新法公布施行前裁判已確定超過6個月的案件的聲請案時,即應類推適用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規定,容許其得於新法施行後的6個月內向法院提出聲請,以決定應否許可交付法庭錄音、錄影光碟,始符合本條文的立法意旨。
    相關法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

    [ 111-02-16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上訴字第137號
    裁判案由:搶奪等
    裁判日期:105年3月23日
    裁判要旨:

    憲法及刑事法所強調之禁止雙重危險(prohibition against double jeopardy )之原則,其內涵包括有三:(1)禁止同一行為無罪確定後再行追訴,即不容許於程序上先後之一事再理;(2)禁止同一行為定罪確定後再行追訴,亦係不容許於程序上先後之一事再理;(3)禁止同一行為多重處罰,此包括不容許於程序上先後之重複處罰及於刑事實體法罪數理論中同時評價上之重複評價。如果偵查及審判機關有上開3項內涵其中之一之行為,即構成雙重危險,均為憲法所禁止【併參 U.S. v. Halper,490 U.S. 435,440(1989)】。是倘行為人過往不良前科素行,業經執以為對其不利之評價而科以刑罰或處分,於執行完畢後,除非有法定可重複評價之授權依據,例如採取主觀主義之累犯、作為量刑因子之行為人之素行等,否則基於禁止重複評價之原則,要不能容許再執以重複施加於行為人,俾免形成「一頭牛被剝二次皮」之不合理現象,及在行為人身上留下無可抹滅之烙印而不利更生。此一禁止重複評價原則,不僅適用於行為之處罰,亦包括拘束人身自由之強制工作此種具有濃厚自由刑色彩之保安處分。
    相關法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4條之1第1項第1款、第4款

    [ 111-02-16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5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上易字第333號
    裁判案由:傷害
    裁判日期:105年3月14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第344條第3項原規定: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下級法院之判決有不服者,亦得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除顯無理由者外,檢察官不得拒絕。惟於96年6月1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經總統於同年7月4日公布之修法條文,將其中之「除顯無理由者外,檢察官不得拒絕」文字刪除,考其刪除之修法理由,在於上開「除顯無理由者外,檢察官不得拒絕」之用語,可能使人誤認告訴人或被害人一旦請求上訴,縱僅提出空泛之理由,檢察官亦不得拒絕而仍必須濫行提起上訴,此不僅無端限縮及架空檢察官之裁量權限及義務,且可能增加被告訟累,故為呼應外界希望能落實檢察官裁量權妥適行使之呼求,乃修法施加予檢察官必須就告訴人或被害人所請求提起上訴之理由,依卷內事證詳為斟酌之「法定義務」,並不受其漫事爭端之拘束,是檢察官依法即負有審查告訴人或被害人請求是否已具體指摘原判決之不當或不法及是否有理由之具體、實質審查義務,據以決定是否提起上訴,以期節制濫行上訴,倘檢察官捨此法定義務而不為,恐流於公訴權濫用之虞,與立法本旨不符。
    相關法條:刑法第344條第3項

    [ 111-02-16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6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原上易字第14號
    裁判案由:違反漁業法
    裁判日期:105年5月4日
    裁判要旨:

    所謂法律漏洞之目的性限縮,係指某項法律之立法意旨未能顯示某項行為是否應受該法之規範,而產生規範漏洞,故適用法律時乃基於合乎規範目的之「預測可能性」範圍內予以限縮,用以填補該法律所存在之漏洞。倘立法者已在某法條明示其法規範之構成要件與規範意旨,並在其他罰則之條文中特設處罰明文,嗣修正該構成要件法條時,因在該構成要件規範之後額外增列其他項次,但未變動原有規範之文字及立法意旨,此即顯示立法者就某項行為仍應受該法條規範之原意並未變更,故雖原罰則條文未同步為項次用語之配合修正,但倘仍能將行為事實涵攝於該法律規範而適用時,此時即不存在所謂法律漏洞,自無假目的限縮之名而予以排除適用之餘地。
    相關法條:漁業法第61條

    [ 111-02-16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7
    裁判法院: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簡上字第162號
    裁判案由: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
    裁判日期:103年11月24日
    裁判要旨:

    刑罰旨在實現正義,加害人受到規訓懲罰,被害人痛楚歸於平復,社會大眾賞善罰惡的需求得以滿足。而傳統的應報式正義模式,係施加刑罰予加害人,藉由加害人所受到的痛苦,威嚇加害人不致再犯,同時平衡或緩解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痛苦,滿足社會大眾對於懲罰惡者的心理需求。不過,此一觀點乃專注於加害人因刑罰所受到的痛苦,並未鑑別雙方在犯罪事件的地位與關係,無意引導雙方面對問題溝通對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其實未能處理彼此關係的崩壞,問題只是暫時隱藏,懸而未決問題日後再次顯現,往往是再犯的主因。而家庭暴力犯罪的加害人與被害人本來具有親密的關係,但這樣的關係因為加害行為而破裂受損,而一個人之所以會對於親密的伴侶實施加害行為,通常源自雙方親密關係的變化與破綻。應報式刑罰係建立在受害與受罰的痛苦之上,痛苦往往是仇恨的根源,心中仇恨如果未能化解,接踵而至的,除了形同陌路或如同水火外,以雙方關係為中心的其他人更會受到牽連,尤以無辜的子女為甚,子女面對家暴的陰影,投射出來的是對於家庭關係的冷漠、無情或抗拒,原有家庭關係與自己將來的家庭關係隱藏著衝突的危機。犯罪所造成不義實際上未因國家施加處罰而消失,反倒是隱藏在仇恨之中,可能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傳統的模式無法使得加害人真正悔悟,被害人得以寬心,共同化解仇恨帶來和平,解除家暴對於子女之心靈桎梏,不能滿足吾人對於正義的需求。故基於家庭關係的特性,家庭暴力犯罪的處理,不能單單著眼應報處罰,應特別考量關係的重建復歸。處理家庭暴力案件,除了被告犯罪行為惡性及犯罪結果的嚴重以外,宜重視及回應被害人所請,本於修復式正義的理念,妥為量刑。因此,當修復契機已因被害人願意溝通對話而告出現之際,量刑宜多寬恕,使加害人誠心體會被害人的用意而敞開心胸,鼓勵雙方共同鑑別問題、面對犯罪、修補關係,以促成和平的正義。
    相關法條:刑法第57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8
    裁判法院: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訴字第270號
    裁判案由:商業會計法等
    裁判日期:104年12月11日
    裁判要旨:

    所得稅申報標示具體課稅程序之開始,納稅義務人對於申報內容負有真實而完整之說明義務(簡稱真實義務,為稅法協力義務之一環),納稅義務人自應就各該不同申報文書負責,若納稅義務人故意違反真實義務,申報不實內容使稅額核課發生短漏之可能,即為逃漏稅行為之著手,若稽徵機關因納稅義務人故意申報不實,作成短漏稅款之處分或先按納稅義務人申報不實內容予以徵收稅款,造成納稅義務人實際獲得短漏稅款之結果,則為逃漏稅行為之既遂,納稅義務人於結算每年之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均須申報不同年度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該稅目既係每年結算一次,以不同年度之租稅申報行為,區分行為人之犯罪行為數,即有合理之基礎。
    相關法條:稅捐稽徵法第47條第1項第41條

    [ 111-02-16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抗字第1347號
    裁判案由:聲請限制辯護人接見通信
    裁判日期:104年12月18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於99年6月23日修正公布第34條,並增訂第34條之1等規定,明定辯護人得接見羈押之被告,並互通書信,非有事證足認其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者,不得限制之;偵查中檢察官認羈押中被告有限制之必要者,應以書面記載限制之具體理由及其所依據之事實、具體之限制方法等事項,並檢附相關文件,聲請該管法院限制。法院受理審查後,有事證足認辯護人之接見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者,可依法核發限制書,內容除需明確記載限制接見通信之具體理由及其所依據之事實,限制方法(指限制方式及期間,例如接見時間、地點、次數等)尤需具體明確,且符比例性,務使羈押被告與辯護人得以充分自由溝通之干預影響降至最低,以維護被告之訴訟權及辯護人辯護權之正當行使。倘以「第三人陪同在場監看與聞」作為限制接見之方法,鑑於受羈押被告與辯護人間之秘密溝通,乃受羈押被告僅剩之重要防禦武器,而基於防範串證、滅證等由,又不得不監視聽聞其溝通,則為免導致個案實質上無從辯護,使防禦權名存實亡,在必要原則要求下,該「第三人」不能是作為本案追訴者之一方(如本案之檢警調人員),且在場監看與聞所得事證,原則上僅可作為另案追訴(如湮滅刑事證據罪等)之證據,不得作為本案之犯罪證據。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34條之1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抗字第1357號
    裁判案由: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裁判日期:104年12月23日
    裁判要旨:

    行為人所犯數罪倘屬相同之犯罪類型者(如複數竊盜犯行),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高,自應酌定較低之應執行刑;然行為人所犯數罪雖屬相同之犯罪類型,但所侵犯者為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回復性之個人法益(如殺人、妨害性自主)時,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則較低,而可酌定較高之應執行刑;另行為人所犯數罪非惟犯罪類型相同,且其行為態樣、手段、動機均相似者,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更高,更應酌定較低之應執行刑;反之,行為人所犯數罪各屬不同之犯罪類型者,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最低,當可酌定較高之應執行刑。至個別犯罪之犯罪情節或對於社會之影響、行為人之前科紀錄等,除前述用以判斷各個犯罪之犯罪類型、法益侵害種類、犯罪行為態樣、手段、動機是否相同、相似,以避免責任非難過度重複者外,乃個別犯罪量處刑罰時即已斟酌在內,並非定應執行刑時所應再行斟酌之事項。
    相關法條: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3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2365號
    裁判案由:妨害風化
    裁判日期:104年11月17日
    裁判要旨:

    所謂營利,乃藉由犯罪行為以獲取財產上利益之意,本即包括直接營利與間接營利在內,藉由引誘、容留、媒介性交、猥褻,以取得全部或一部性交易之所得者,為直接營利,固不待言,縱非以此取得全部或一部性交易之所得,然以性交易為招徠顧客、拓展客源之工具,藉以增加既有營業之業績與收入者,既仍有藉由犯罪行為以獲取財產上利益之情,即屬營利,而為間接營利。
    相關法條:刑法第231條第1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少抗字第153號
    裁判案由:負擔教養費用
    裁判日期:104年12月29日
    裁判要旨:

    少年法院諭知保護處分之裁定確定後,其執行保護處分所需教養費用,得斟酌少年本人或對少年負扶養義務人之資力,以裁定命其負擔全部或一部;其特殊清寒無力負擔者,豁免之,少年事件處理法第60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乃因國家代替扶養義務人盡保護教養少年之責,少年本人或對其負扶養義務之人亦已同時簡省必要生活費用,在此範圍內,國家原應藉此機制全額受償。然慮及少年保護處分乃基於保障少年健全成長,調整其環境,並矯正性格之立法目的所為,倘保護處分執行完畢後,課以少年本人或對少年負扶養義務人一定數額之教養費用負擔義務,足致對少年之支持系統、家庭生活環境產生不利於上開立法目的之負面影響,反致保護處分失其意義。是所謂「資力」之審酌,自不應單純僅以該筆數額是否均在生活必要費用之內、少年或少年負扶養義務人之資力客觀上是否大於該數額為準,而應綜合上開各項因素判斷之。是關於執行保護處分教養費用之負擔,原則上應以少年本人或對少年負扶養義務之人因保護處分之執行而簡省必要生活費用為負擔下限,以保護處分教養費用全額為上限,另再斟酌上開因素綜合判斷。
    相關法條:少年事件處理法第60條第1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5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偵抗字第1315號
    裁判案由:詐欺等
    裁判日期:104年12月7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將「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置為羈押事由之一,並不以被告需有事實足認為同時兼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勾串共犯、勾串證人之虞為必要,凡有上開情形之一者,即已該當於有事實足認為有隱滅罪證之虞,而具羈押事由;又是否具備此一羈押事由,應綜合斟酌被告是否有隱滅罪證之對象、有無足以推測其隱滅罪證意圖之具體事實存在、客觀上是否有隱滅罪證之可能性等情事予以判斷;就客觀上是否有隱滅罪證之可能性部分,則需視案件之性質、內容、證據收集之程度等而定;一般而言,犯竊盜罪而遭以現行犯逮捕者,其隱滅罪證之可能性較低,但詐欺或侵占案件,其隱滅罪證之可能性即較高;又伴隨偵查機關蒐集證據之進展,隱滅罪證之可能性固然會逐漸降低,然縱令如此,倘有事實足認被告仍有勾串共犯、證人以求翻異先前不利於該被告之供述,或偽造有利於己之證據之虞者,仍堪認有隱滅罪證之可能性。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6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聲再字第388號
    裁判案由:妨害名譽
    裁判日期:105年1月12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第3項於104年2月4日修正,然同法第422條第2款關於「發見確實之新證據」要件部分並未一併修正,亦未增列如同法第420條第3項之規定,將之定義為「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或「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參以刑事訴訟程序中,檢察官以其專業素養及國家賦予諸多權限進行犯罪偵查,且依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規定對訴追之被告及犯罪事實負有舉證責任,若於訴訟進行中未善盡舉證責任,待判決被告無罪確定後,始以提出「新證據」為由,為受確定判決人之不利益提起再審,重啟另一訴訟程序,將使受確定判決人面臨無窮無盡之訴訟程序,顯違法安定性、法和平性之基本原則,可見立法者應係有意忽略,不將刑事訴訟法第422條第2款「發見確實之新證據」之規定併予修正。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第420條第1項第6款第422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7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聲再字第420號
    裁判案由: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104年10月14日
    裁判要旨:

    新修正再審制度雖已放寬「新規性」的要件,但仍須以原事實審法院於判決時點未曾發現見聞的證據為限:再審制度是為發現確實的事實真相,以實現公平正義,而於案件判決確定之後,另設救濟的特別管道,顯見再審制度重在糾正原確定判決所認定的事實錯誤。但再審作為「非常」的救濟手段,乃有限的救濟手段,範圍自不可能過於擴張;何況制度設計上不能排除某些人可能出於惡意或其他目的,利用此方式延宕、纏訟,有害判決的安定性。故刑事訴訟法仍設有相當的條件限制,以確保制度的有效運作,並節約不必要的訴訟資源浪費。新修正再審規定雖一改過去以糾正瑕疵判決的性質,而改以發現真實為此制度的立法核心;但仍必須以原事實審法院所未曾接觸審查的事實或證據為限,因為未曾發現、審查的證據,法院無從將之採為心證的一部分,自無法構成裁判的基礎而有礙於真實的發現。又審判時未注意證據的意義與內容,固然也屬新證據的類型之一,但這應是指原審法院就該證據的內容有所忽略而未為審查斟酌者而言;如該事實與證據原審法院業已審酌,並已詳細說明可否採納的具體理由,而形成心證,則不合於「新規性」的要件,並非「新證據」的類型。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8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交上訴字第168號
    裁判案由: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104年11月30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185條之4肇事逃逸罪,本質上係屬故意犯,行為人非但對於「肇事」之客觀事實需有所認識,對於「致人死傷」之客觀事實,亦需有所認識,於此等認識之下,猶未確認負傷者是否需要救護、有無致生往來之危險,以履踐立法誡命所課予之救護義務或採取防止危險措施義務,竟決意逃逸,始得據以處罰;而行為人是否對於「致人死傷」之客觀事實存有主觀上之認識,則得以間接事實予以判斷,諸如(1)受撞擊者為行人、(2)肇事後被告見有人倒臥於甫行經之路上、(3)所駕駛之動力交通工具於肇事後有明顯可見、足認可能係撞擊人員所生之損傷、(4)行為人於肇事後之言行舉止(如立即洗車或送廠維修,或向他人陳述自己撞到人等)、(5)無從認為行為人可能撞擊人以外之物品等,均不失為認定行為人對於其肇事致人死傷有無認識之綜合判斷標準。
    相關法條:刑法第185條之4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9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交上易字第281號
    裁判案由: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104年12月1日
    裁判要旨:

    重傷害定義的適用與涵攝既使用如此多的不確定法律概念,而使標準不明的情況,基於罪刑法定原則,應儘可能透過類型化使其明確化。為與醫學機能觀點相互對應,並提出一般性的適用標準,有關「毀敗或嚴重減損一肢以上之機能」的認定,「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及衛生福利部所訂定的身心障礙者鑑定表所為的殘障鑑定,雖不得作為唯一的認定標準,但該鑑定表所作的分類與判斷標準,仍不失作為建立類型化的參考準據。參照身心障礙者鑑定表的規定,「肢體障礙」依其嚴重程度可分為三類:重度、中度及輕度,並區分上肢、下肢而有不同的肢體障礙判斷標準,其中的「輕度肢體障礙」即相當於刑法上所謂的「嚴重減損」標準。而依照身心障礙者鑑定表的判定,在上肢部分,不僅「一上肢的拇指及食指欠缺或機能全廢者,或有顯著障礙者」、「一上肢三指欠缺或機能全廢或顯著障礙,其中包括拇指或食指者」、「兩上肢拇指機能有顯著障礙者」屬於「輕度肢體障礙」,「一上肢機能顯著障礙者」也應包括在內;至於在下肢部分,「一下肢自踝關節以上欠缺者」、「一下肢的機能顯著障礙者」、「兩下肢的全部腳趾欠缺或機能全廢者」、「一下肢的股關節或膝關節的機能全廢或有顯著障礙者」,均屬於「輕度肢體障礙」,都相當於刑法上所謂的「嚴重減損」標準。前述身心障礙者鑑定表的判定標準,即與我國司法實務:「第二指為手之一部,因傷害結果,不能伸屈自如,雖與手之機能有關,然僅係該指喪失活動力,尚非毀敗全肢之機能」、「手之作用全在於指,上訴人將被害人左手大指、食指、中指砍傷斷落,其殘餘之無名指、小指即失其效用,自不能謂非達於毀敗一肢機能之程度」的見解,相互吻合。
    相關法條:刑法第10條第4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0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交上易字第286號
    裁判案由:過失傷害
    裁判日期:104年11月24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所謂業務,係指個人基於其社會地位繼續反覆所執行之事務,包括主要業務及其附隨之準備工作與輔助事務在內。此項附隨之事務,並非漫無限制,必須與其主要業務有直接、密切之關係者,始可包含在業務概念中,而認其屬業務之範圍。考刑法所以對於業務過失傷害行為課予較重於普通過失傷害行為之法定刑,乃因此等業務上行為,固為行為人基於其社會生活上地位所必要之行為(如物流業者之駕車運送貨物、計程車司機之駕車載運客人、護士之為病人注射等),然往往亦為可能危害他人生命、身體之行為,因此等行為之反覆性、繼續性,其危險更形提高,是從事此等業務上行為之人,自負有較高之注意義務。然行為人凡從事上述危險行為,不論其目的為何,一律認為其具有較一般人高之注意義務,殊顯過苛,故仍應以其為上述危險行為時,是否係基於其社會生活上之地位而具有反覆繼續為此等行為之目的,倘與上述目的無關者,自非屬業務上之行為。
    相關法條:刑法第284條第2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侵上訴字第316號
    裁判案由:妨害性自主
    裁判日期:104年12月17日
    裁判要旨:

    審判者於適用法律時,應在判決中具體確認(非假設性或為部分之空白授權)行為人所應負擔之法律效果,申言之,刑事判決中應課予如何之刑事法律效果、應對被告宣告如何之具體之刑事處罰或其他相類似之處遇措施,俱屬憲法所定「法官保留原則」之範疇,其他國家機關並無審酌、或得經由司法機關之授權,決定於何時、何期間或以如何方式,滿足並填補此種「對於刑事法律效果」予以空白授權之權力。質言之,法官於審判時,即應「終局地」確認行為人是否應具體施以如何之刑罰(主刑或從刑)或其他相類似之處遇措施,在決定選擇施加「自由刑」後,究為長期或短期自由刑,不僅應由法官決定;若法官認為以暫不執行為適當時,自應由法官決定宣告緩刑,倘緩刑附有負擔或條件,該負擔或條件更應由法官為具體、明確之指定,不得授權檢察官或其他國家機關得填補其未具體、明確之空白範圍,此乃法官保留原則之本質及應然,僅法官得綜合行為人犯罪之情節後,決定是否宣告緩刑或附加如何之負擔或條件,並依其所形成之心證決定於主文內宣示具體、明確之負擔或條件;檢察官僅得依法官「已確認之具體、明確之負擔或條件」加以執行,並不得補充法院之判決主文決定何時、如何之期間履行附加之負擔或條件,否則,此舉不僅使憲法所規範之「法官保留原則」受到侵蝕,法院裁判確定力之基礎亦將受到嚴重之破壞,基此所為之判決,並極易導致宣告刑之內容發生法律上之不確定性,造成戕害裁判確定力之後果。
    相關法條:
    憲法第80條
    刑法第74條第2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交上易字第606號
    裁判案由: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104年11月17日
    裁判要旨:

    追捕準現行犯並非被告之義務(除執勤中之警察外,對任何人亦同),祇不過是依刑事訴訟法第88條「不問任何人得逕行逮捕」之依法令行為(根據刑法第21條第1項阻卻違法而不罰者,乃逮捕準現行犯行為本身,非得援以阻卻酒後騎駛機車行為之違法性),然不得酒後騎駛機車則為被告應受之法律禁令,由是明顯可知對被告而言,並無作為義務(追捕準現行犯)與不作為義務(不酒後騎駛機車)衡突之問題。而法益衝突或義務衝突之所以須權衡,無非是為了維持法秩序內在之和諧一致使然,本件既無任何之義務衝突,被告所須面對者,僅僅是不得酒後騎車之禁令而已,別無非追捕嫌犯不可之誡命,就其違法行為之責任判斷,自無衡量法益輕重以定其期待可能與否之餘地。至多祇能斟酌被告事實上係就兩者比較考量後,賦予追捕嫌犯一事較重之份量以致犯罪,而得於觸法行為之罪責判斷上,予以減輕或免除。
    相關法條:刑法第185條之3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易字第71號
    裁判案由:妨害名譽
    裁判日期:104年8月25日
    裁判要旨:

    基於文義解讀可能被曲解之風險性,凡涉及言論內容、表達等方式是否構成刑法第310條第1項之誹謗罪,在語意闡釋及斷句過程中,自不應以斷章取義之微觀方式來解讀或評價,否則易造成「寒蟬效應」,甚至羅織入罪的「文字獄」,實非現代民主法治所樂見,且亦有礙不同立場之觀點,經由言論發表而充分揭露其意見,以使組成社會之每個人都能有了解、抉擇而激勵出析辨真理之機會。因此,在具體個案中應如何審查、檢視言論或行為是否構成誹謗罪之要件時,中立之法院自應以宏觀角度來就全文論點觀察分析,不宜拘泥片斷文句而作為建構誹謗罪構成要件之方法,諸如:誹謗時間、場所、與對談人間關係、對話語句口吻、對話反應、所造成被害人法益侵害之輕重等因素綜合判斷,是否足以建構刑法第310條第1項誹謗罪之各個主、客觀構成要件要素。
    相關法條:刑法第310條第1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原上訴字第40號
    裁判案由:貪汙治罪條例等
    裁判日期:104年12月14日
    裁判要旨:

    一、量刑是刑法理論之縮圖。刑罰論則係在建構、調整回顧歷史過去之責任(應報刑、責任主義)及放眼展望於未來之預防(目的刑、目的主義)。
    二、基於責任主義,刑罰之內容及決定之刑度,必須對應相稱於責任之分量,具體之量刑不能超過行為責任,藉此劃設出可罰性之界限,並合理規制國家之刑罰權。刑罰之本質終究係在處罰行為人,自然應以非難(非難可能性)作為其本質,因此,基於應報刑之觀點,相應於犯罪之「罪刑均衡原則」自是量刑時所不可漠視之審酌因素。
    三、基於目的主義之「積極一般預防觀點」,刑罰之機能在於透過實現刑罰制裁回復因犯罪而受動搖之法秩序,事後地鞏固法秩序,或回復、強化社會對於規範之信賴。另基於目的主義之「特別預防觀點」,刑罰之目的在於:對行為人施加刑罰之痛苦,懲戒行為人,使行為人自覺並覺醒遵守法秩序(覺醒機能);透過自由刑,將行為人隔離於社會之外,使其喪失再犯可能性之機能(隔離機能);利用刑罰教育、改善行為人,使其日後復歸社會(教育機能)。
    相關法條:刑法第57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5
    裁判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易字第660號
    裁判案由:妨害名譽
    裁判日期:104年10月16日
    裁判要旨:

    名譽係指個人人格在社會生活上所受之尊重,其為社會上對於個人人格之評價。依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之規定,對於特定人或可得推知之人公然侮弄辱罵,不問以言語、文字或舉動等方式為之,因已貶損個人人格,侵害個人之名譽,均可構成本罪。惟進入資訊社會後,衍生網路社群之虛擬世界,在此虛擬空間之匿名、化身或代號,因非必然可連結至實體世界之特定人或可得推知之人,則對該匿名、化身或代號之公然侮辱,究否可取得與實體世界人格相同之名譽權保障,而對該公然侮辱之行為論以本罪刑責,自非無疑。衡以此種網路匿名、化身或代號之虛擬身分,於網路之虛擬世界中,或可能具備類似於名譽之評價,但究與實體世界之個人不同,固難將刑法保護名譽之概念直接、逕予套用至虛擬世界中,而認刑法亦應保護該虛擬身分之「名譽」。然若該虛擬身分可視為實體世界之人格延伸時,因已連結至實體世界之個人,即仍有刑法名譽權保護之餘地。換言之,倘綜合一切資訊觀察,已足以特定或可得特定該虛擬身分實際上為何人,即可認為有刑法名譽權保障之適用。
    相關法條:刑法第309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6
    裁判法院: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聲字第1822號
    裁判案由: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裁判日期:104年10月14日
    裁判要旨:

    依刑法第53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定有明文。刑法第50條規定於民國102年1月23日修正公布後,刑事訴訟法就此雖未因應修正而有未盡周延之處,然刑法第53條及同法第50條第2項規定雖本質不同卻性質相近,為保障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刑之權益,自應准許類推適用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況當受刑人於裁判確定前犯數罪同時符合刑法第50條第2項及第53條規定時,檢察官既得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定其應執行刑,自無於檢察官依刑法第50條第2項規定聲請時異其規定之必要。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7
    裁判法院: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金重訴字第2號
    裁判案由:違反證券交易法等
    裁判日期:104年10月30日
    裁判要旨:

    董事、監察人、經理人職司公司業務的決策、監督及執行,最有機會獲取公司機密資訊及監管公司資產,利用其職務遂行不合營業常規或不合理交易,或為違背其職務之行為侵占公司資產,嚴重影響公司及投資人權益,且係立於受任人的地位,本應忠實執行業務,自不能利用內線消息、違背其職務圖謀私利或侵占公司資產;然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均未明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定義,實務上除可從任命程序、公司登記等客觀事實做為認定基礎外,尚應從立法原意作整體觀察,以有無參與公司決策、接觸公司機密消息、或實際監管、調度公司資產實權等具體內容作為綜合判斷;換言之,證券交易法關於「經理人」之範圍,不宜受限形式經理人之概念,應採實質認定之標準。
    相關法條:證券交易法第171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矚上易字第1號
    裁判案由: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
    裁判日期:104年2月12日
    裁判要旨:

    雖法務部隸屬行政院之下,惟法務部長對於檢察機關之指令權(學說稱為「外部指令權」)應有一定之限制,檢察官於刑事個案本於司法專業行使職權時,法務部長應予尊重,不得干涉。檢察一體僅限於行使檢察職務之檢察署,上命下從之報告義務,僅限於檢察署內部體系,此於刑事訴訟法第245條修正第3項規定,於立法理由即敘明原規定「不得公開揭露」定義不明,故修正規定為不得公開或揭露予「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以外之人員」。總統、行政院長、法務部長為檢察署外之其他行政機關,自非上開得予揭露之範圍。
    相關法條:
    刑事訴訟法第245條
    刑法第30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2年度上重更(九)字第5號
    裁判案由:擄人勒贖等
    裁判日期:104年9月1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所謂「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形」,固係指陳述之外部情況、陳述者之陳述情狀,然非不得由陳述內容予以推斷陳述之外部情況及陳述者之陳述情狀,例如,所述內容並非流暢,甚且對有無涉案態度出現不自然之轉折,足以推論有受不正外力干擾陳述之情況;又如所述內容自形式觀之,前後已不能銜接而矛盾,或其陳述內容顯然與客觀事證或一般論理、經驗法則不符,均可據以推論陳述者非真誠如實陳述之情狀;再如證人同時具有共同被告之身分,所述內容顯然就自己涉案情節避重就輕,而故意將主要罪責推託其他共同被告,亦足以據此推論證人係因與案情之重要利害關係,受趨利避害之人性驅使,而無據實陳述之動機,自難期其真誠陳述,以此情形,亦得據以推斷其陳述內容不具特別可信性,凡此均屬由陳述內容推斷陳述之外部情況及陳述者之陳述情狀,以判斷是否可為信用保證適例,與一旦該審判外陳述具有證據能力後,再就陳述內容實質論斷其對待證事實之證明力程度高低,二者並非無從區分。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上更(一)字第14號」)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毒抗字第220號
    裁判案由: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裁判日期:103年9月17日
    裁判要旨:

    行政院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4條第3項訂定「毒品戒癮治療實施辦法及完成治療認定標準」,該標準第12條並定有視為未完成戒癮治療、得撤銷緩起訴處分之各款事由(即「於治療期間,無故未依指定時間接受藥物治療逾七日。」「於治療期間,無故未依指定時間接受心理治療或社會復健治療逾三次。」「對治療機構人員有強暴、脅迫、恐嚇等行為。」「於緩起訴期間,經檢察機關或司法警察機關採尿送驗,呈毒品陽性反應。」)惟前開視為未完成戒癮治療之各款事由,乃以檢察官業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第1項、第253條之2第1項第6款之規定,為附命完成戒癮治療之緩起訴處分後,始有其適用,此觀未完成戒癮治療所生之法律效果為「得撤銷緩起訴處分」自明,是於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第1項、第253條之2第1項第6款規定為附命完成戒癮治療之緩起訴處分前,即無前開毒品戒癮治療實施辦法及完成治療認定標準第12條規定之適用。易言之,檢察官於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第1項、第253條之2第1項第6款規定為附命完成戒癮治療之緩起訴處分前,斟酌個案情形,認仍宜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1項規定聲請法院裁定令被告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即非法所不許,而不受毒品戒癮治療實施辦法及完成治療認定標準第12條規定之限制。
    相關法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4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聲字第4114號
    裁判案由:聲請免除繼續執行強制工作
    裁判日期:104年12月24日
    裁判要旨:

    一、法院於判決之際,如認被告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第2項之罪,並無不依同條例第3條第3項諭知強制工作之裁量權,然受處分人係先執行刑罰,迨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而應執行強制工作時,距離判決時點已有差距,且受處分人已因刑罰執行而受有教化處遇,如係刑期屆滿前假釋者,亦於假釋期間依法受保護管束之保安處分矯正,並因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而執行完畢,據此,受處分人是否仍有再繼續執行強制工作以為矯正之必要性,因先前諭知刑後強制工作之客觀情狀已有所變動,自有重新審酌之必要,是前開條例乃另規定執行檢察官如認受處分人已無執行強制工作之必要,則係聲請法院裁定逕予「免其執行」,且無須再以保護管束代之,否則即應執行該刑後強制工作,並於執行已滿1年6個月後,再以無繼續執行之必要為由,聲請法院裁定免其繼續執行。
    二、法院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3項諭知之刑後強制工作,無論依法條文義解釋、體系解釋或目的解釋,均無從直接適用刑法第92條第1項係針對列舉之同法第90條第1項之刑前強制工作所規定得以保護管束替代之規定;再者,保護管束屬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應有「罪刑法定原則」之適用,而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對無執行刑後強制工作必要之受處分人,既明定係聲請法院「免其執行」,並無得附加「以保護管束代之」之明文,基於罪刑法定原則,自不得類推適用刑法第92條第1項規定,增加法律所無之拘束人身自由負擔,而認免除強制工作之執行後,尚得以保護管束代之。
    相關法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4項、第5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5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1150號
    裁判案由:家暴殺人未遂
    裁判日期:104年8月5日
    裁判要旨:

    刑法所謂不能犯,係指行為人之行為,一般人依該行為時之客觀情況判斷,無論行為強度如何,性質上均不能發生法益侵害之犯罪結果,而無危險者而言。例如下符咒欲殺人之例,依一般人處於行為人下符咒時之客觀情況判斷,無論下符咒之多寡、種類及對符咒施法強度如何,科學上均不能達到殺死人之結果,是其下符咒之行為屬不能犯;倘行為人之行為,一般人依該行為時之客觀情況判斷,隨著行為強度之增加,即可能發生法益侵害之犯罪結果,而有危險,此時該行為雖未生具體實害結果,即非屬不能犯,而屬未遂犯。例如在山坡地開墾、拆建建築物之占用行為,倘其開墾、拆建行為之強度越強,開墾、拆建面積越大,一般人依該行為時之客觀情況判斷,將可能導致水土流失之具體實害結果,而有危險性,則即使行為人被查獲之開墾、拆建行為未導致具體實害結果,則仍應屬未遂犯。同理,倘行為人在房間內先讓被害人服用安眠藥睡著後,再燒炭欲同歸於盡之行為,此舉是否發生侵害被害人生命法益之結果,將因燒炭時間之久暫、燒炭量多寡、門窗緊閉程度等行為之強弱而不同,其行為之強度越強,最終當有可能導致侵害被害人生命法益之結果,自與無論行為強度如何增強,性質上自始均不能發生法益侵害之犯罪結果,而無危險之不能犯不同。
    相關法條:刑法第25條第26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6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1530號
    裁判案由: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104年11月11日
    裁判要旨:

    行為人所為無論係法律或事實行為,作為或不作為,均可能構成背信行為。背信行為之不法性在刑法與民法,原則上應作相同的判斷,倘行為人所為在民事法規範下並非不法,並不適宜被認定為刑法之犯罪行為,以避免法規範之矛盾。在有關委託人與受託人之權利、義務之民事法規範已完備之情形下,自宜依民事法規範來認定行為人是否違反為他人處理事務應盡之義務,僅在民、刑法規範目的明顯衝突之情形下,為適度之調整,而非脫離民事法規僅依刑法之角度來認定背信行為,以符合整體法秩序之一致性,行為人亦較容易預測行為是否違法。
    相關法條:刑法第342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7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1553號
    裁判案由:妨害風化
    裁判日期:104年11月30日
    裁判要旨:

    於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為重要證人,復於案件中採取誘捕偵查手段蒐證之案件之案型。以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均屬「偵查輔助機關」,其職能及任務俱以追訴犯罪為目的,而與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在程序上之利害對立。惟其等就偵辦犯罪過程知悉或經驗之事項為證人,實係重要之證據方法。然其等係因為達追訴犯罪目的而偵悉案情,始具證人適格,其證述之目的,本即在於使被告或嫌疑人受刑事訴追處罰;其受檢察官之指揮或命令進行調查、蒐證外,另一方面又同時兼有證人之身分,此等雙重身分不僅與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在程序上之利害對立,其樣貌且與刑事訴訟法上武器對等原則處於緊張關係,基於最高法院判例承認告訴人之證述亦有補強法則適用之同一法理,應認亦同有補強法則之適用,藉以限制其證據價值。此尤以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等偵查輔助機關更涉以誘捕偵查手段蒐證為然,蓋其所採者究係「創造犯意型之誘捕偵查」,或為「提供機會型之誘捕偵查」,事涉所蒐集之犯罪證據是否逾越偵查犯罪之必要程度,另又與相關蒐證所得證據之證據能力是否違反法定程序取證密切攸關,自應究明,此際尤需其他補強證據證明蒐證經過,以擔保偵查程序之正潔。
    (與本件相似法律見解之案號「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訴字第3025號」)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156條第231條第1項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8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2年度上訴字第3025號
    裁判案由:妨害風化
    裁判日期:102年12月25日
    裁判要旨:

    犯罪事證之蒐集、調查,在偵查實務上,胥賴司法警察機關協助調查移送;或由檢察官依同法第230條、231條指揮或命令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進行調查、蒐證。故學理上稱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為「偵查輔助機關」,其職能及任務,同樣以追訴犯罪為目的,而與被告或犯嫌疑人在程序上之利害對立。刑事審判雖未禁止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就偵辦犯罪過程知悉或經驗之事項,作為證人。惟仍不得與一般證人等視,其與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處於相反之立場,所陳述之目的,在使被告或嫌疑人受刑事訴追處罰,應認其證明力較一般證人之陳述薄弱,始未悖於當事人對等之訴訟基本原則。因此,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縱立於證人地位而為指證及陳述,不僅須無瑕疵可指,尤應調查其他證據以察其是否與事實相符,即仍須有補強證據以擔保其指證、陳述之真實性,始得採為斷罪之依據。
    (與本件相似法律見解之案號「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上訴字第1553號」)
    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30條231條

    [ 111-02-16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9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訴字第2136號
    裁判案由:妨害風化
    裁判日期:104年10月28日
    裁判要旨:

    幫助犯係從屬於正犯而成立,並無獨立性,故幫助犯須對正犯之犯罪事實,具有共同認識而加以助力,始能成立,其所應負責任,亦以與正犯有同一認識之事實為必要。詳言之,幫助行為必須出於實現正犯構成要件之意向,倘偶然促成正犯構成要件行為之實現者,仍不得論以幫助罪責。至於幫助犯之故意內容,或對於其幫助行為所指向之構成要件之實現有明確之認識,或雖對於其幫助行為所依附之正犯行為具體細節未有明確認知,然對於可能侵害之法益及實現構成要件之類型有所認知與預期,認識內容足以涵蓋正犯構成要件之不法內涵,始足當之。然此一故意內涵之證明,同受罪疑惟輕原則之支配,且既係行為人主觀認識之證明,即不能僅置重客觀面,而應逐案依經驗法則、論理法則而為判斷。
    相關法條:刑法第30條

    [ 110-01-18更新 ]
  • 105年第1季編號:10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易字第839號
    裁判案由:竊盜
    裁判日期:104年8月20日
    裁判要旨:

    「使用竊盜」與犯竊盜罪後事後物歸原主之行為有別,主要在前者係自始即無不法所有意圖,因一時未能取得他人同意,暫時使用他人管領支配之物,事後即時歸還,後者則係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破壞原持有人對於財物之持有支配關係,而建立新的持有支配關係,事後因某種原因,而歸還所竊取之物。兩者雖事後均有物歸原主之客觀行為,然就其自始是否有不法所有意圖,則迥然有別。再行為人是否自始即有不法所有意圖,雖屬內心狀態,然仍得由其表現在外的客觀狀態或物本身之性質加以綜合判斷,諸如有無就物為攸關權義或處分之行為、使用時間之久暫、該物是否因使用而產生耗損、是否事後為隱含某種不法的目的,而將所竊之物放回原處,並非意在歸還原物,甚而在一般相同之客觀情狀下,所有人或權利人有無可能同意行為人之使用行為等,予以綜合判斷。
    相關法條:刑法第320條

    [ 110-01-18更新 ]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