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臺灣高等法院

:::

具參考價值裁判要旨

字型大小:

為提升本院暨所屬法院裁判品質,鼓勵創新見解,103年特訂定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具有參考價值裁判書類審查實施要點,設置審查委員會,除遴選認事用法詳實、妥適而具有參考價值,且最高法院和本院法律座談會未曾表示相關見解之裁判書類外,足資討論者,亦納入遴選範圍,經遴選者,將存放於本院及司法院網站,並得選刊於司法院公報及司法周刊,提供法官及各界參考。

  • 106年第1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上易字第188號
    裁判案由: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裁判日期:105年8月24日
    裁判要旨:

    債權讓與時,該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權利,隨同移轉於受讓人,民法第29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所謂從屬之權利,係指本於原債權所得行使之一切權利,凡足以保全債權實現或存續之權利,均包括在內。故如系爭債權之前手得對上訴人行使民法第244條所定撤銷權,被上訴人於受讓系爭債後,自得行使同一權利,初不因其受讓債權之時點晚於上訴人間移轉系爭房地所有權之時而有異。
    相關法條:民法第295條第1項第244條

    [ 110-01-14更新 ]
  • 106年第1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勞上易字第83號
    裁判案由:給付薪資等
    裁判日期:105年10月5日
    裁判要旨:

    勞工在正常之工作時間外延長工作時間,為雇主提供勞務,除其提供勞務係基於雇主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外,勞工當無本於勞動契約或勞動基準法規定,向雇主請求報酬之餘地,因其延長工作時間,本不在雇主預期之範圍中,勞工自無強使雇主受領其勞務給付之理。因此,勞工主張有加班之事實者,應就其確有延長工作時間、且有業務需要、提供勞務等節,盡舉證之責。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0年度勞訴字第94號
    相關法條:

    民法第484條前段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24條

    [ 110-02-0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2年度上字第1363號
    裁判案由: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105年5月26日
    裁判要旨:

    因有權力者之拘捕、限制或依司法程序之扣押所發生之毀損或滅失,運送人或船舶所有人不負賠償責任,海商法第69條第8款固有明文,核其立法目的,洵因考量有權力者之拘捕、限制或依司法程序之扣押等行為,均屬港口所在地國家統治權之行使,通常並非出於運送人之故意、過失所致,是因該等統治行為所致之貨物毀損、滅失,不應苛由運送人負責。惟如拘捕、限制、扣押係因可歸責於運送人之事由所肇致,例如因運送人違反當地法律或其他類似之故意、過失行為所引致,運送人即無由主張免責,否則不啻任令運送人得恣意挑戰國家公權力,而仍無庸為其故意、過失行為所致拘捕、限制、扣押之結果負責,殊非事理之平。
    相關法條:海商法第69條第8款

    [ 110-01-26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重上字第91號
    裁判案由: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105年5月19日
    裁判要旨:

    原眷戶享有承購依本條例興建之住宅及由政府給與輔助購宅款之權益。原眷戶死亡者,由配偶優先承受其權益;原眷戶與配偶均死亡者,由其子女承受其權益,餘均不得承受其權益,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5條第1項定有明文。該規定之公法上權利,係國家為保障原眷戶之權益並基於公益之目的而特別立法禁止原眷戶、配偶及其子女以外之第三人承受之,顯非當事人可任意處分或轉讓之私法上權利,如允許當事人可任意處分或轉讓,當非立法者之本意,法院原則上應尊重立法者上述之價值取捨,除非有明顯之例外情事,法院不得透過司法解釋使上開規定之立法目的形同虛設。如當事人約定讓與上開權利者,已明顯有違上開規定,就民事法律關係而言,上開規定應屬於效力規定,而非單純之取締規定。
    相關法條: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第5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抗字第1667號
    裁判案由:假扣押聲明異議
    裁判日期:104年11月17日
    裁判要旨:

    系爭事故為重大之公安事故,其具有多數被害人、原因事實同一等異於一般債權債務事件之特質,故審酌假扣押債務人是否釋明有日後不能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自非僅囿於計算已提出假扣押聲請債權人之債權,而應就系爭事故所致損害為整體之考量。
    相關法條:民事訴訟法第522條第523條第526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重勞上字第53號
    裁判案由:職災補償
    裁判日期:105年5月31日
    裁判要旨: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34條之1係為因應適用勞工保險年金化後,勞工保險之失能給付抵充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殘廢補償方式而增訂,乃同法第59條但書「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之明文化,是以,倘雇主已為勞工投保勞工保險,勞工一方面可依其平均投保薪資向保險人請求失能給付,另一方面可依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34條之1、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3款之規定,以其平均工資與平均投保薪資之差額,請求雇主給付職業災害殘廢補償,並無重疊部分應予抵充之問題。
    相關法條:
    勞動基準法第59條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34條之1

    [ 110-02-08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5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5年度上字第136號
    裁判案由:確認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
    裁判日期:105年5月18日
    裁判要旨:

    有限公司係1人以上股東所組織,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其責任之公司(公司法第2條第1項第2款參照),具有閉鎖性而有維持股東間相互密切及信賴關係之必要,故以公司法第111條之規定,限制股東、董事對於其等出資額不能完全自由轉讓;且該轉讓之限制,不因轉讓之原因是否為借名登記關係終止後出資額之返還,或當事人是否就轉讓合意另作成調解筆錄而有異,否則當事人即可能以虛捏內部原因關係、虛偽作成調解筆錄等方式,規避公司法第111條之規定,致該條規定成為具文,而有違其立法目的。
    相關法條:公司法第2條第111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6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98年度上字第108號
    裁判案由: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98年8月4日
    裁判要旨: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03號解釋謂:「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本院釋字第585號解釋參照)」,此項意旨基本上可用於說明侵權行為法上隱私權的理念、概念及保護範圍,即私法上的隱私權係基於人格尊嚴、個人之主體性及人格發展所必要,乃人格權之一種,並為民法第195條所明定,旨在保障個人在其私領域的自主,即個人得自主決定其私生活的形成,不受他人侵擾,及對個人資料自主控制,其侵害類型向分為:(1)私生活的侵入(2)私事的公開(3)資訊自主的侵害。惟人群共處,營社會生活,應受保護之隱私必須有所界限,即對隱私須有合理期待。合理期待之提出,旨在據以認定是否構成對隱私的侵害,應考量發生地點、相關題材、事務加以認定。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字第293號及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2年度訴字第1509號
    相關法條:民法第195條第1項

    [ 110-01-26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7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96年度勞上字第18號
    裁判案由:給付違約金等
    裁判日期:97年4月2日
    裁判要旨:

    不定期勞動契約,依勞動基準法第15條第2項規定,勞工雖得隨時預告終止,惟該項規定乃任意規定,並不排除當事人以合意限制勞工終止權之行使,若該合意限制內容未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亦未違背公序良俗或有顯失公平之處,基於契約自由原則,應認該項約定為有效。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勞上更(一)字第1號
    相關法條:勞動基準法第15條第2項

    [ 110-01-26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8
    裁判法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重勞訴字第2號
    裁判案由:給付薪資等
    裁判日期:103年9月17日
    裁判要旨:

    勞動基準法第70條第6、7款規定允許雇主在自訂工作規則中,訂定獎懲及解僱事項,乃基於雇主企業之領導、組織權,而得對勞動者之行為加以考核、制裁,惟同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僅有關於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時,得予以懲戒解僱之規定,至較輕微之處分例如警告、申誡、減薪、降職及停職等,雇主之裁量權除受同法第71條之限制外,另應遵循權利濫用禁止原則、勞工法上平等待遇原則、相當性原則為之。顯然雇主對勞工之懲戒,可分為一般懲戒權與特別懲戒權,前者指依據法律規定在具備法定要件時,雇主得對之為懲戒者即得加以懲戒,例如懲戒解僱(同法第12條規定參見),或依民法規定勞動者對雇主之生產設備等予以破壞,雇主得對之主張損害賠償者為是;後者則其懲戒權之基礎在法律規定之外,而係事業主之特別規定,屬「秩序罰」性質,本質上為違約處罰,其方式如罰錢、扣薪、罰加班、降級、延長試用期間等,此處罰必須事先明示且公告,程序並應合理妥當。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4年度勞簡上字第24號
    相關法條:勞動基準法第70條第6款、第7款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9
    裁判法院: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訴字第48號
    裁判案由:請求同意加入會員
    裁判日期:105年5月23日
    裁判要旨:

    人民團體法第37條第2項規定職業團體有接受具有會員資格者入會之義務,其立法政策用意在於會員相互間均為同行,相互間存有競爭關係,且為貫徹「業必歸會」政策,政府機關之招標均以加入同業公會為參與競標者之基本資格,律師(律師法第11條第1項)、會計師(會計師法第8條前段)、建築師(建築師法第28條第1項)、醫師(醫師法第9條第1項)、技師(技師法24條第1項)等更以加入公會為執行職務之條件。則加入職業公會已不僅關係「結社自由」,更關係「工作權」之保障,為避免職業團體以「拒絕入會」為妨礙同行競爭之手段,侵害其工作權,人民團體法第37條第2項自有特別加以規定之必要。反觀社會團體,基於結社自由及社團自主,社團對於是否接受社員入會有其自由,申請入會者縱具備社團章程所定要件,原則上亦無入社請求權。對社團言,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章程另有訂定外,並無接受入會之強制(義務)。是依人民團體法第37條第2項之規範意旨觀察,人民團體法就社會團體未為如上強制入會之規定,尚無所謂法律之漏洞存在,而屬立法政策上之決定。況強制社會團體有接受入會之義務,有害及人民結社自由權及契約(締約)自由,依憲法第23條、第22條及中央法規標準法第5條第2款規定,更應由立法機關權衡比例原則後,循立法程序以法律定之,尚非司法機關超越立法者之權限從事法之續造,依「類推適用」或「目的性之擴張」所得補充,以維法治國家權力分立之體制,並免造成法秩序之紊亂。
    相關法條:人民團體法第37條第2項

    [ 110-01-26更新 ]
  • 105年第4季編號:10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上易字第895號
    裁判案由: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103年12月31日
    裁判要旨:

    調解委員在調解程序中所為之勸導,旨在促使調解易於成立,當事人於調解時所為之讓步,僅在提出調解之條件,或則拋棄自己之權利,或則委曲求全,均以他造接受其要求之條件始願讓步,一旦調解不成立,當事人所為陳述或讓步均不受其拘束。是以於調解不成立後當事人另行起訴,法院均不得採為裁判之基礎,民事訴訟法第422條定有明文。鄉鎮市調解條例對此雖無明文,基於同一法理,亦應類推適用之。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89年度上易字第217號
    相關法條:民事訴訟法第422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重家上字第22號
    裁判案由:分割遺產
    裁判日期:104年9月23日
    裁判要旨:

    隱匿被繼承人關於繼承之遺囑者,喪失其繼承權,民法1145條第1項第4款固有明文。所謂「關於繼承之遺囑」,特指與繼承有關之遺囑,例如應繼分之指定、遺產分割方法之指定等等可以發生繼承法上之效果者而言,且須為合法有效之遺囑,倘為無效之遺囑,或不備法定方式之遺囑,或違反公序良俗之遺囑,自不包括在內。
    相關法條: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4款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2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裁判字號:100年度上易字第196號
    裁判案由:請求拆屋還地等
    裁判日期:100年11月29日
    裁判要旨:

    土地及房屋係由繼承人等人先後繼承而公同共有,嗣因協議分割遺產結果,由繼承人等人將公同共有土地之應繼分全部移轉予其中一位繼承人取得,造成土地與房屋分開由不同人所有,又將公同共有之土地移轉予其中一位繼承人取得,並無特別約定不許土地上之房屋所有人繼續使用土地。按房屋性質上不能與土地使用權分離而存在,亦即使用房屋必須使用該房屋之地基者,為一般普遍之常情,故房屋所有人自得類推適用民法第425條之1第1項規定,推定在房屋得使用期限內,與土地所有人間有租賃關係存在。拍定人明知房屋占用土地部分不點交,仍出價購買,自應繼受土地所有人與房屋所有人間之租賃關係。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上字第787號
    相關法條:民法第425條之1第1項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3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重家上字第77號
    裁判案由:返還遺產
    裁判日期:105年3月22日
    裁判要旨:

    繼承人中如對於被繼承人負有債務者,於遺產分割時,應按其債務數額,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內扣還,民法第1172條定有明文,推闡該條之立法意旨,在於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負有債務時,倘先由繼承人自被繼承人處取得應繼財產,再清償對被繼承人所負之債務,將造成法律關係複雜,為簡化繼承關係,乃設此條由繼承人應繼分中扣還債務之規定。而被繼承人死亡後,繼承人之一倘有侵害遺產之行為,其所負債務之對象,為繼承人全體,於遺產分割時,對於繼承人全體之債務應如何扣還,法律並無明文,考慮此時若由該繼承人自被繼承人處取得應繼財產後,再清償對於繼承人全體之債務,亦將造成法律關係複雜,本諸簡化繼承關係之同一法律基礎,得類推適用民法第1172條規定予以解決。
    相關法條:民法第1172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4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勞上易字第40號
    裁判案由:給付退休金等
    裁判日期:105年3月30日
    裁判要旨:

    船員法第37條第2項後段規定「有給年休因年度終結或終止契約而未休者,其應休未休之日數,雇用人應發給薪津」,與勞動基準法第39條所為「第三十六條所定之例假、第三十七條所定之休假及第三十八條所定之特別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工資應加倍發給。因季節性關係有趕工必要,經勞工或工會同意照常工作者,亦同。」規定方式有別,且就船員於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時未休畢之年休,並未限制須係因可無歸責於雇主所致始得請求,此當係考量船員海上工作性質與一般勞工提供勞務之方法及性質不同,蓋遠洋船舶航行於海外,船員實無法任意靠岸或自行決定何時休假,因此就船員於休假日仍提供勞務致未能休畢年休之情形,明定雇主應發給薪津。而船員可得有給年休薪津,既係因在休假日提供勞務給付所獲得之報酬,揆諸前開說明,堪可認屬勞務之對價。承此,有給年休薪津應可認屬工資之性質無訛。
    (與本件不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91年度勞上字第10號
    相關法條: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9條
    船員法第37條第2項後段

    [ 110-02-08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5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103年度勞抗字第11號
    裁判案由:訴訟救助
    裁判日期:103年6月23日
    裁判要旨:

    勞工因職業災害所提民事訴訟,法院除因顯無勝訴之望者外,應依該勞工之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32條第1項定有明文。依該規定文義以觀,尚非僅指受職災勞工請求職業補償或賠償之民事訴訟為限,參酌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24條及第25條並規定有雇主對於受職業災害勞工終止勞動契約之限制及終止勞動契約應負之義務等情,應認勞工僅需係因職業災害所提起之民事訴訟,均包括在內。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105年度抗字第487號
    相關法條: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32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6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上字第549號
    裁判案由:確認派下權存在
    裁判日期:105年1月26日
    裁判要旨:

    祭祀公業第5條僅規定以共同承擔祭祀者列為派下員,並未限制未從祭祀公業設立人之姓者,不得列為派下員。且如繼承取得派下權者為女子,爾後該女子死亡,其從父姓之子女,依該條規定,若共同承擔祭祀,亦可取得派下權。是依該條規定,祭祀公業派下員死亡,發生繼承事實時,僅須繼承人有共同承擔祭祀者,即得繼承為派下員,並無分繼承人為男女或是否冠以祭祀公業設立人之姓,而有所不同。
    相關法條:祭祀公業條例第5條

    [ 110-01-14更新 ]
  • 105年第3季編號:7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裁判字號:104年度勞上字第19號
    裁判案由:給付加班費
    裁判日期:105年2月23日
    裁判要旨:

    勞動基準法並未對「工作時間」做定義性規定,就勞動契約為勞工提供勞務以換取雇主提供報酬之性質而言,工作時間不僅包括勞工實際提供勞務之時間,亦包括勞工處於雇主得隨時指揮監督命令其提供勞務狀態之時間在內,較為合理。
    相關法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30條至第35條

    [ 110-02-08更新 ]
  • 105年第2季編號:1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字號:98年度抗字第279號
    裁判案由:提存異議
    裁判日期:98年3月5日
    裁判要旨:

    提存法第9條規定,提存書應記載提存人之住居所、提存金額、提存原因、提存物受取人,及提存物如應為對待給付時,並應記載其對待給付之標的或其所附要件。又提存乃債務人將其應為之給付,提存於國家設置提存所,以代清償或達到法律上某一目的之行為,其性質屬於非訟程序,而非判斷私法上權利義務訴訟程序,故提存所就具體提存事件僅得依提存法及其施行細則之規定為形式上審查,至當事人有關實體事項之爭執,應由當事人另行以訴訟方式謀求解決,提存所並無審查權限。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臺灣高等法院88年度抗字第2660號、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字第154號
    相關法條:提存法第9條。

    [ 110-02-08更新 ]
回頁首